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王洹星):中国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30日在北京表示,去年,中国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5.8%,基本扭转了温室气体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
近年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减缓气候变化工作全面推进。去年,中国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超过四成,2018年碳强度跟2017年比下降了4.0%,基本扭转了温室气体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中国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表示,中国持续推动开展各类低碳试点示范,支持地方制定低碳发展战略和政策,“如果我们看煤炭的比重,2005年这个比重是72.4%,2018年这个数字是59%,也就是在过去十多年当中我们国家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基本上以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下降。如果考虑到我们国家能源总量,取得这个成绩是非常不容易的。”
2015年,中国提出到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李高介绍,为落实上述目标,生态环境部采取措施落实“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研究“十四五”期间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任务和政策手段,“面临即将到来的‘十四五’规划,我们要进一步把气候变化相关工作内容纳入到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规划,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强化工作的协调、协同。温室气体也要更好的利用污染物管理的现有平台、现有机制和现有队伍来进一步加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