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最大的骄傲莫过于培养出优秀的孩子。然而很多父母把孩子养育成了温室里的花朵,吃不得一点苦,受不得一点罪。
真正有格局的父母,舍得让孩子吃这3种苦,很重要!
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
事实正是如此,孩子习惯的养成主要在家里,父母应该注重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各种良好习惯。
生活即教育,父母应该积极为儿童创造适宜的家庭环境,同时,父母应当经常在行为、举止和谈吐等方面给儿童一个最好的榜样,讲话时要注意礼貌、举止要文雅,表现出高尚的情操、道德行为和良好的习惯。
特别是孩子小,好习惯培养起来会容易些,像阅读、讲卫生、爱运动这些习惯,你不帮他养成,孩子长大无师自通的几率是很小的。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学习一定是充满艰辛的,但只有越过万重山,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学习没有一步登天的捷径,必须肯吃苦,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与技能,才能成为人上人。
人生本就是一场苦乐交织的旅行,求学之路更是荆棘丛生。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学习时偷的懒,将会用一辈子来还。学习上现在吃点苦,将来才能有更多选择的权利,否则只能等待被选择。
3、吃坚持的苦
坚持的苦
孩子的判断力,对未来的把控能力都很弱,我们做家长的就是要引导,要帮助孩子学会坚持。
很多家长都会和刘欢一样,觉得要尊重孩子,要快乐教育,所以孩子一喊苦,一说没有兴趣的时候,就都打了退堂鼓。尊重孩子与逼他们一把并不矛盾,我们可以不逼他们考级,不逼他们一定要达到什么结果,但是要求他们一定要尽力而为,坚持下去。
我们让孩子做事要坚持,不是为了让他们去承受皮肉之苦,而是让他们体会与自己赛跑的过程;不是为了让他们一定要成为成功者,而是让他们学会任何事情坚持到底就会有收获。
做父母的,一定要懂得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把属于他的责任还给他。
为人父母就要让孩子有一种不怕吃苦的精神,让孩子从小就知道劳动是光荣的,能够为一个人赢得尊严,通过努力奋斗,才能实现一个人的价值。
为人父母,不仅仅让孩子感受到你的支持和无条件地爱,更要有为之计深远的智慧。要知爱需要自由的空气,需要放手的勇气。